當軟體持續吃掉世界時,API 正在助攻吃掉企業價值鏈。 延續之前週報分享的、讓我們開眼界的 API 文章,編輯團隊透過 podcast 持續挖深這個題目。
本集節目,我們力求讓沒有工程背景的聽眾,也能理解什麼是 API,並且帶著一般人去了解生活中出現的 API,例如天氣 app、公車資訊 app,以及銀行相關的 app 等等,來賓 Lawrence 甚至分享了一段自己如何藉由 API 自行打造了一套「智慧冷氣」系統。
接著,Lawrence 更是在節目中剖析了多個案例,讓大家了解 API 在企業不同的成長階段、不同的商業環節分別可以扮演什麼角色,如 Flickr、Amazon、Facebook、Slack 和 Twilio 等等,接著再詳談善用 API 在跨平台、開放與經營管理上的好處。最後,Lawrence 也會談到他身為創業者,對於 API 如何做為一種思維運用在創業上的看法。
這篇文章由 Product Hunt 創辦人 Ryan Hoover 所寫,他認為 No Code 是個趨勢,而市面上我們常見的產品跟服務,都是種 No Code 的展現,例如快速用 Shopify 開店、用 Wix 建立網頁、使用 Substack 製作電子報。但文中他也提到外界另一種對 No Code 的「質疑」,比方說,一間明明有技術資源、團隊的公司,為什麼要選擇 No Code? 站在組織的角度,可能是更快速、便利,易維護。